[置顶] ISO 25239 系列标准 2020 版更新简介|下载
[置顶] 铝及铝合金搅拌摩擦焊国家标准2018年4月1日起实施
瑞松科技成果鉴定:整体技术国际先进,部分技术国际领先
2022年4月10日,“薄壁曲面铝合金高质高效搅拌摩擦焊关键技术及成套装备”项目科技成果鉴定会在广州开发区瑞松科技园成功举办。由中国机械工程学会宋天虎教授为主任委员,中国工程院院士、南京航空航天大学单忠德研究员和中国工程院院士、华中科技大学丁汉教授为副主任等11位专家组成成果鉴定委员会。
项目经鉴定委员会一致同意通过鉴定,并给出鉴定意见:
该项目技术难度大,创新性强, 具有自主知识产权, 整体技术达到国际先进水平, 其中搅拌摩擦焊工艺倾角补偿和焊接力-位混合控制算法、高强韧搅拌头材料达到国际领先。
前沿技术|搅拌摩擦沉积金属3D打印技术新突破
导读:传统的金属3D打印技术多是采用高能束将材料熔化后完成冶金结合,由于熔化过程涉及固液相变,导致材料在打印中难免产生缺陷。MELD制造公司推出的搅拌摩擦沉积3D打印技术则另辟蹊径,开发出了一种不使用高能热源,也不需要保护气氛的新型搅拌摩擦沉积增材制造技术,且拥有十倍于粉末床熔融技术的成形速度。
近日, 位于弗吉尼亚州克里斯蒂安斯堡的3D打印技术开发商MELD制造公司已经与弗吉尼亚理工大学开展合作,以寻求进一步推进其增材制造摩擦沉积技术。
一直以来,MELD制造公司都在持续推进金属摩擦沉积工艺的开发和研究,同时制造基于该技术的3D打印机。现在,来自弗吉尼亚理工大学材料科学和工程实验室的Yu研究小组已经开始以学术身份带头研究该技术。
历史回眸2002:中国搅拌摩擦焊中心在北京成立
2002年4月,在中国航空工业第一集团公司主持下,北京航空制造工程研究所(航空625所)和英国焊接研究所(TWI)共同签署关于搅拌摩擦焊专利技术许可、技术研发及市场开拓等领域的合作协议,并共同创建了中国地区搅拌摩擦焊技术研发和应用推广中心——中国搅拌摩擦焊中心。
“中国搅拌摩擦焊中心”是TWI在中国地区(包括香港、澳门和台湾)唯一授权的搅拌摩擦焊专利技术合作伙伴。中心得到TWI授权负责搅拌摩擦焊技术在中国地区的技术开发、工程应用以及搅拌摩擦焊设备的研发、制造及销售;同时中心全权代表TWI在中国地区发授并管理搅拌摩擦焊专利技术二级许可,并负责中国市场搅拌摩擦焊技术的应用和监督。中心的成立是北京航空制造工程研究所和英国焊接研究所在搅拌摩擦焊技术方面全面合作、共同发展的开端,也标志着搅拌摩擦焊技术在中国市场研发及工程应用工作正式启动,这也是中国焊接技术发展史上新的里程碑。
历史回眸2010:南车四方股份公司开展搅拌摩擦焊技术培训班
2010年8月19日,南车四方机车车辆股份有限公司在青岛举办搅拌摩擦焊技术培训班。本次培训邀请中航工业北京制造工程研究所中国搅拌摩擦焊中心、北京赛福斯技术有限公司总工程师李从卿研究员和技术经理李光工程师作为授课老师。南车四方股份公司从事车体设计、焊接工艺和质量检验的共计30名工程师参加了培训和考试。本次培训,为搅拌摩擦焊技术在高速动车组、城轨地铁等轨道交通车辆中的工业化推广应用奠定了基础。(资料提供:四方股份)
关于征求团体标准”新能源汽车铝合金电池托盘焊接制造规范”意见的通知
中焊设备〔2022〕7号 关于征求团体标准”新能源汽车铝合金电池托盘焊接制造规范”意见的通知
附件下载:
征求意见稿:http://www.fsw.net.cn/fsw/zb_users/upload/2022/3/20220318113370397039.pdf
调修次数对6082-T6铝合金搅拌摩擦焊接头疲劳性能的影响
调修次数对6082-T6铝合金搅拌摩擦焊接头疲劳性能的影响
平头搅拌针调修是指在原有焊缝背面用无搅拌针的搅拌头对焊缝再次进行搅拌摩擦焊,使焊缝温度升高,改善FSW接头性能。对平头搅拌针不同调修次数的高速列车用6082-T6铝合金搅拌摩擦焊接头进行脉动拉伸疲劳试验,利用扫描电镜观察分析疲劳断口,试验结果表明:铝合金搅拌摩擦焊接头指定寿命为1×10^7次的中值疲劳极限随着搅拌针调修次数的增加而升高。平头搅拌针调修两次时焊接接头的疲劳极限强度较高,焊缝背面边缘是本次试验集中产生裂纹的部位。启裂区和扩展区疲劳纹清晰;终断区为深韧窝状花样的韧性断口。